石灰窑架窑的形成原因
在石灰窑的运作过程中,架窑是一种常见的故障现象,指的是窑内某处物料不再下移,与下面物料发生脱离,形成一个架空空间。架窑通常分为三种类型:上部架窑、下部架窑和局部架窑。本文将详细分析这三种架窑的形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
一、架窑类型及形成原因
1. 上部架窑
• 原因一:锻烧操作不当。停窑时间过长或间歇式加卸料,加之湿料层过厚、料球水分大,导致湿料层在长时间缓慢干燥预热过程中相互挤压粘结,形成一个板结整体。随着物料向下移动,料层在预热层与高温层的交界部分发生脱离,形成窑上部架窑。此外,三平衡操作掌握不好,底火位置过度上移,也可能导致熟料整体架搁在扩大口,形成上部架窑。
• 原因二:配料不当。配料过多、煤粒过粗、煤料配合不均匀、熔剂矿物过多、矿化剂用量过大或掺量不均匀,都会造成窑内炼边粘料严重,容易形成上部架窑。
• 原因三:窑体结构不合理。扩大口尺寸设计不当,如扩大口角度过大或喇叭口高度过高,当底火控制过浅且均匀完整时,料层收缩终点截面大于扩大口底部截面,就会形成上部架窑。此外,窑壁耐火砖严重磨损,表面凹凸不平,也可能导致上部架窑的形成。
2. 下部架窑
• 原因:窑体下部与铁砖结合处的耐火砖磨损,使铁砖突出形成“台阶”。一旦窑温过高、底火拉深或熟料严重结块,就会在突出的“台阶”上造成棚料架空,形成下部架窑。此外,卸料蓖子附近倾斜砌窑砖与扩大窑径过渡接合不当,也可能导致熟料通过收缩口处被挤紧,形成下部架窑。
3. 局部架窑
• 原因:严重偏火导致局部底火极深,通风不良,造成严重的还原气氛。该处高温带生成以低溶点的低铁硅酸盐为主的高温熟料,这种低温熔融相的物料极易与边壁粘结并与熟料块相互粘结形成较大结瘤。结瘤上方的物料被撑托,使该处底火层与周围底火层发生断离,结瘤上下料层出现脱节,最终在结瘤的下方形成架空空间(即局部架空)。
综上所述,通过优化锻烧操作、改进配料工艺、优化窑体结构设计以及定期检查和维护窑体设备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处理石灰窑中的架窑问题。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相关新闻
-
石灰窑烟气脱硫工艺:干法脱硫的优势与湿法脱硫的不足
石灰窑作为重要的工业设备,其烟气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硫,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在烟气脱硫工艺选择中,干法脱硫和湿法脱硫是两种主流技术路线。本文将从工艺原理、运行效果和经济性等方面,对比分析干法脱硫的优势与湿法脱硫的不足。 - 高效钙基脱硫剂的应用与优势——万达科技 03-18
- 喜讯|热烈祝贺山东万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高效钙基脱硫剂成功入选 2024 年度山东省工业领域先进适用绿色低碳技术装备名单 02-06
- 氢氧化钙生产中的热效应及有效利用 01-18
- 山东万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专业环保石灰窑设备直供 01-16
相关产品
了解万达科技如何帮助您?

扫一扫,关注我们
© 2022 山东万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6006007号-15 SEO 网站建设: 中企动力 潍坊